生命学院柴继杰课题组合作在《自然》发文揭示全新的植物肽类激素被受体识别的分子机制
12
2019.077月10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柴继杰课题组与塞恩思伯里实验中心(The Sainsbury Laboratory) 和苏黎世大学(the University of Zürich)的Cyril Zipfel课题组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发表题为“异型受体复合物识别RALF多肽的分子机制”(Mechanisms of RALF peptide perception by a heterotypic receptor complex)的研究论文。
清华物理系研究团队在新型的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中发现马约拉纳束缚态
11
2019.07寻找马约拉纳束缚态是当前凝聚态物理研究的热点问题。马约拉纳束缚态是实现拓扑量子计算的基础。近日,清华大学物理系李渭副教授、薛其坤教授的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黄富强研究员及南京大学的张海军教授合作,在一种新型的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2惭-奥厂2中发现了马约拉纳束缚态存在的证据,这是科学家首次在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中观测到马约拉纳束缚态存在的证据。该研究成果以“2惭相奥厂2中各向异性的马约拉纳束缚态的证...
自动化系戴琼海院士基金委重大仪器团队发文报道计算摄像显微新进展
10
2019.077月8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戴琼海院士领衔的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仪器研制团队在多维多尺度高分辨率计算摄像显微仪器研制和生命科学观测领域取得重要成果,以“视频帧率下厘米尺度微米分辨率的生物动态成像”(Video-rate imaging of biological dynamics at centimeter-scale and micrometer-resolution)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上。
“课堂”有色彩,主动学起来!——清华后勤党委积极落实教职工理论学习全覆盖
10
2019.07理论学习全覆盖在后勤的落地机制,是后勤党委建立的一项富有创新性的学习机制。在这一机制的引导下,后勤党委和各单位不断探索丰富多彩的方式方法,形成了比学赶超,人人都愿意参加学习的浓厚氛围,理论学习也从“被动”变为“主动”。
校长邱勇赠书《万古江河》寄语新生“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力量”,清华大学2019年首封...
09
2019.077月9日,清华大学2019年首封录取通知书正式发出,随通知书寄出的还有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院士给新生的赠书《万古江河》以及致新生的信,寄语新生“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力量”。 收到首封通知书的新生为来自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朱震霆,他因获第30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 2018)金牌被保送至清华大学计算机类,希望通过选拔进入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或人工智能学堂班(智班)学习。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