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4月28日电(学生记者&苍产蝉辫;安妮 李昂)“我们既是同窗,也是夫妻!”已至耄耋之年的李惠昇和章美芬校友依旧精神矍铄,在建校114周年之际,他们回到母校,从东南门到主楼东区的电机系系馆,再到清芬园食堂,手挽手走过曾经留下青春记忆的道路,几十年前的回忆,如在眼前。他们1963年考上电机工程学系(现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在清华园相识、相知、相爱,由同窗成为爱人。

李惠昇和章美芬
“清华赋予我们最珍贵的精神就是做人要厚德载物,做科研要实事求是。”章美芬回忆,在科学馆做实验的那些岁月,老师们对实验操作的精细度、对每一个实验数字的要求都极为严格。此后的岁月里,他们也一直这样严格要求自己。
毕业后,李惠昇和章美芬听从祖国的召唤,一起前往边疆基层,在内蒙古工作了近十年。在工厂的日子,远比在校时要艰苦。但他们携手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全力投入到工作中,“当时想的就是,我们不能愧对清华这个名字,走到哪里都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谈及爱情故事,章美芬回忆:“他给我的印象是非常踏实能干,实验做得比我好,所以慢慢心生好感。”那时,认真学习、报效祖国是他们心目中最重要的事情。学生时期,李惠昇曾经是体育委员,每天下午带着班里同学自发地组织体育锻炼。“我每天带同学到圆明园去长跑,那是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李惠昇说道。
假如能够回到学生时代,李惠昇还想回到教室,听一听盛祥耀老师讲的“高等数学”,看一看钱伟长老师“高等力学”的板书,“他们讲课行云流水,我们记笔记都来不及,要是那时候有录音笔就好了。”李惠昇笑着回忆。
对于李惠昇和章美芬来说,清华园的名师教诲,满腔热血的青葱岁月,是他们一生的珍贵回忆。
编辑:杨雪文 刘芳芳
审核:吕婷 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