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华大学和海淀区联合发起“海·清”社区服务行动以来,清华大学研究生团委结合《清华大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和海淀区部署,持续推动“海·清”社区服务行动走深走实。
近日,社科学院研团总支与曙光街道,法学院研团总支与海淀街道苏州桥西社区开展系列读书会活动,推动高校学术资源、理论知识与街道社区基层经验、民生需求融合互鉴。
在曙光街道,社科学院社会学系2023级博士生杨姝晗以毛泽东着作《寻乌调查》为切入点,深入解读调查研究的实践价值;基础医学院2020级博士生许思齐围绕科普读物《肠子的小心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肠道健康的奥秘,帮助居民提升健康生活认知;社科学院国际关系学系2023级博士生王一荃结合《大国政治的悲剧》,讲述大国竞争的结构性逻辑,拓宽居民的国际视野。

曙光街道读书会现场
在海淀街道苏州桥西社区,社区书记李春燕结合其作品《春燕日记》总结分享自己31年的基层工作经验,通过“情、理、法”融合调解技巧、利用黑水虻处理厨余垃圾、学习古琴丰富社区文化生活等实际工作案例,展现基层治理的多元路径与深刻内涵,为志愿者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

海淀街道苏州桥西社区读书会现场
系列读书会实现高校知识“下沉”街道社区、基层经验“反哺”高校的双向赋能,充分发挥“海?清”社区服务行动在推动校地资源互补、协同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清华新闻网6月6日电)
供稿:研工部
编辑:刘芳芳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