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光植 吴行敏:进清华是一生之幸
清华新闻网4月28日电(学生记者 李延欣 张北辰)1954级土木工程系校友熊光植曾是清华体育代表队队员,最擅长的是标枪。见到老同学时,熊光植兴奋地拍着对方肩膀,第一句话便问&濒诲辩耻辞;你胖了!现在多少斤?&谤诲辩耻辞;亲切自然,彷如年少时。

熊光植
对熊光植而言,在清华求学的时光,最重要的是学会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濒诲辩耻辞;书本知识永远学无止境,但学校教会我们如何分析问题,遇到事情保持平和心态,这是让你受用一生的能力&谤诲辩耻辞;。
1959年本科毕业后,熊光植到山西太原工作,同班同学也分散到祖国各地,&濒诲辩耻辞;母校是大家最牢固的纽带,清华让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谤诲辩耻辞;熊光植说。

吴行敏
80岁的吴行敏早上9点便来到学校,在&濒诲辩耻辞;清华,一生有你&谤诲辩耻辞;互动展板上写下自己的感言:&濒诲辩耻辞;进清华是一生之幸!&谤诲辩耻辞;
1958年吴行敏进入清华大学电子系读书,当年的他常常到学校音乐厅欣赏演出,也喜欢聆听音乐系的课程。
&濒诲辩耻辞;音乐对人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对人的头脑,尤其是记忆力很有益处。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让读书生活幸福而充实。&谤诲辩耻辞;吴行敏说,今天的清华还是自己记忆中的样子,充满青春朝气和活力。&濒诲辩耻辞;祝福母校不断创造辉煌,作为校友无比地自豪!&谤诲辩耻辞;吴行敏说。
编辑:曲田
审核:周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