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国 设计中国
来源:光明日报 2014-6-20 胡显章
当今,智库在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高度关注。在众多智库中,高校智库正显示出越来越大的活力和影响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胡鞍钢的观点》是国内首部探讨中国高校智库建设的书,介绍了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的实践,阐述了作者胡鞍钢对于建设一流高校智库的系列观点,读后对提升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大有裨益。
从胡鞍钢参与智库建设的长期实践不难看出,报国为民是其政治论的哲学基础。当今世界,智库作为政府的&濒诲辩耻辞;外脑&谤诲辩耻辞;,作为继立法、行政、司法和媒体之后的&濒诲辩耻辞;第五权力中心&谤诲辩耻辞;,发挥着重要的&濒诲辩耻辞;咨政启民&谤诲辩耻辞;作用。
作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智库,胡鞍钢将工作定位为叁个层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问题、中国发展战略和规划问题,以及中国重大发展挑战和对策。正如他自己所讲的,&濒诲辩耻辞;我们的研究工作始终坚持独立进行,不受制于任何政府部门或公司,不根据某些利益集团的需求开展论证工作。作为学者,在研究工作中我们一直信守&濒蝉辩耻辞;不唯书,不唯洋(理论),只唯实&谤蝉辩耻辞;的理念,独立自主地开展选题和研究工作。&谤诲辩耻辞;无论是《国情报告》的撰写,还是参与规划制定和决策咨询,胡鞍钢努力&濒诲辩耻辞;把&濒蝉辩耻辞;认识中国&谤蝉辩耻辞;和&濒蝉辩耻辞;设计中国&谤蝉辩耻辞;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国情研究与国策研究紧密联系起来,把学术研究与公共政策研究紧密贯穿起来&谤诲辩耻辞;。
为了创建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以胡鞍钢为中心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十分注重科学理念和工作规律的探索和确立,实际上这是一种文化自觉和自信的体现。除了以上提到的作为智库的政治论哲学基础的系列理念,他还提出研究院要达到的&濒诲辩耻辞;四个影响力&谤诲辩耻辞;: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濒诲辩耻辞;决策影响力&谤诲辩耻辞;、作为研究基础的&濒诲辩耻辞;学术影响力&谤诲辩耻辞;、引导潮流的&濒诲辩耻辞;社会影响力&谤诲辩耻辞;,以及体现&濒诲辩耻辞;中国声音&谤诲辩耻辞;的&濒诲辩耻辞;国际影响力&谤诲辩耻辞;。他同时强调大学智库要做好&濒诲辩耻辞;叁个桥梁&谤诲辩耻辞;:学术界与政界的桥梁、政界与公众的桥梁、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为此,要学会并熟悉&濒诲辩耻辞;叁种语言&谤诲辩耻辞;:学术语言、政治语言和大众语言。这样,大学的智库才能完成好&濒诲辩耻辞;四大历史使命&谤诲辩耻辞;:服务决策、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
胡鞍钢认为高校智库是&濒诲辩耻辞;有大学生的大学&谤诲辩耻辞;,体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决策咨询有机结合是其重要特色。
当今世界充满激烈的竞争和变数,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大调整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中国智库任重道远。作为中国高校的智库,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前景广阔,但面临的矛盾更加复杂,需要回答的问题愈加困难。在这方面,前人没有提供有效的范例,后人当以创新思维来推进当代中国的学科探索与建设,努力以一种&濒诲辩耻辞;兼和&谤诲辩耻辞;的哲学理念和建设性的批判思维,发挥高校多学科的融合与师生结合的优势,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读懂读透&濒诲辩耻辞;中国这部大书&谤诲辩耻辞;,在科学认识中国的基础上,不断为科学设计中国发展之路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