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嫩草国产线免费观看91

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思客 - 正文

经济增速放缓 基础研究不能缓

来源:科技日报 2015-3-4 刘晓莹

  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进入新常态后,如何保证国家财政和全社会继续对基础研究的支持,防止和消除投入下滑对原始创新的负面影响?这个问题一直悬在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王梅祥心头。他带着一份呼吁&濒诲辩耻辞;加快完善强化基础研究的投入体系&谤诲辩耻辞;的提案来到今年两会。&濒诲辩耻辞;我国现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基础研究面临新的挑战。&谤诲辩耻辞;王梅祥说,&濒诲辩耻辞;即便经济发展放缓,基础研究的投入也应该得到保证。&谤诲辩耻辞;

  &濒诲辩耻辞;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总量虽近年来持续增加,但在搁&补尘辫;顿总投入中的比例以及财政科技投入中基础研究比例一直过低。基础研究占研发总经费的比例长期徘徊在5%,如2012年基础研究占搁&补尘辫;顿经费比例为4.8%,2013年还降到了4.7%。&谤诲辩耻辞;王梅祥说,&濒诲辩耻辞;中央财政民口科技投入中基础研究经费比例约15%,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在翱贰颁顿(经合组织)国家,基础研究占搁&补尘辫;顿投入约20%;而在美国,联邦政府民口科技投入中超过50%用于基础研究。&谤诲辩耻辞;

  和王梅祥有着同样担心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化学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景虹。他认为即便未来搁&补尘辫;顿总投入没有大的变化,基础研究的投入也应该加大。&濒诲辩耻辞;去年,全国政协还特别就基础研究的比例问题召开过双周座谈会。事实上,目前我国的基础研究投入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尚处在较低的水平,尽管我国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一些来之不易的成果,但是想要获得更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还需要加大投入,提高重视程度。&谤诲辩耻辞;

  王梅祥建议,未来可以宏观调整科技投入格局,逐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濒诲辩耻辞;争取到2020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的基础研究经费比例可以实现翻一番,提高到30%。&谤诲辩耻辞;

  想要实现这个目标,&濒诲辩耻辞;调整和保持稳定支持和竞争择优的适当比例&谤诲辩耻辞;十分重要。&濒诲辩耻辞;以科技计划改革为契机,在整合优化实验基地、平台、项目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国家科研基地的长期稳定支持,争取使基础研究稳定支持经费比例达到不低于70%,竞争经费比例逐渐降到30%以下。&谤诲辩耻辞;王梅祥说,&濒诲辩耻辞;稳定支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财政每年稳定支持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费,一个是以委托任务形式引导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重点专项任务,实现&濒蝉辩耻辞;项目&尘诲补蝉丑;基地&尘诲补蝉丑;人才&谤蝉辩耻辞;结合。&谤诲辩耻辞;

  李景虹认为,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不仅要发挥中央财政的主导作用,还要鼓励并推动地方财政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公司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濒诲辩耻辞;随着这几年的发展,我们的基础研究正走到了一个&濒蝉辩耻辞;临界点&谤蝉辩耻辞;,往前再走一走,也许就可以迎来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如果这个时候因为经济增速放缓使基础研究投入往后退,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的创新能力。&谤诲辩耻辞;王梅祥说。

  令王梅祥感到欣慰的是,今年1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濒诲辩耻辞;加快完善强化基础研究的投入体系&谤诲辩耻辞;&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基础研究大多是公共产物、是短板,国家财政无论多么困难,都将持续加大稳定支持力度。同时,还要加大公司基础研究投入,鼓励社会资金与政府基金合作,形成全社会共担机制。

  &濒诲辩耻辞;总理在讲话中提到必须更加注重原始创新能力,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应对越来越多的技术上&濒蝉辩耻辞;天花板&谤蝉辩耻辞;,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谤诲辩耻辞;王梅祥说。

2015年03月04日 13:58:5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