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张钹在中国机器人峰会上表示
机器人超越并取代人类,为时过早
来源:科技日报 2015-6-11 瞿剑
正在天津武清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张钹指出,近年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并不在于其技术本身已成气候,而是得益于互联网制造出的巨大市场需求;从世界范围看,机器人所依赖的人工智能技术尚处于初级阶段,现在就说机器人超越并取代人类,为时过早。
作为知名的人工智能和智能控制专家,张钹在回答科技日报记者有关&濒诲辩耻辞;机器人在科幻大片里总是无所不能,而现实中却给人以笨拙愚钝之感&谤诲辩耻辞;的问题时表示,这种反差恰恰说明了&濒诲辩耻辞;机器人超越并取代人类还早得很&谤诲辩耻辞;。他介绍,机器人是精密制造、材料、人工智能等多个产业的高度集成,而决定其性能的关键在于智能化。但现阶段人对自己的头脑都没有完全搞明白,人工智能技术更是不成气候。所以,现在机器人只能替代人的很少一部分简单劳动;而且缺乏通用性,&濒诲辩耻辞;扫地的就不能抹桌子&谤诲辩耻辞;。
张钹分析,中国之所以在不长时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缘于互联网的&濒诲辩耻辞;最后一公里&谤诲辩耻辞;问题亟待解决:互联网几乎是万能的,但到达最后终端的&濒诲辩耻辞;物理服务&谤诲辩耻辞;,它却无能为力,这就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带来了巨大商机。他强调,互联网还为人工智能带来另一大希望,即大数据的应用:大数据很重要,但又非常不好用。据统计,目前网上巨量信息中,大多数是&濒诲辩耻辞;垃圾&谤诲辩耻辞;,只有34%是有用的,7%是好用的,经过分析的只有1%。甄别有用无用信息,要靠数据处理;而目前的数据处理&濒诲辩耻辞;都不处理内容&谤诲辩耻辞;。问题的最终解决,只能靠人工智能。
据悉,承办此次峰会的天津市武清区,计划实施“3+2”工程,即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基础和关键零部件和 “机器换人”“制造业信息化”,3年内实现智能制造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