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嫩草国产线免费观看91

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清华学生创业项目&濒诲辩耻辞;音乐蒙古&谤诲辩耻辞;登上央视晚会奏响蒙古声音


清华新闻网5月7日电 5月4日晚8点,由中宣部、中央电视台、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的《激扬青春梦&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2017年&濒诲辩耻辞;五月的鲜花&谤诲辩耻辞;全国大中学生文艺会演》于中央电视台1和3频道同步直播,清华大学创业项目&濒诲辩耻辞;音乐蒙古&谤诲辩耻辞;受邀参加了本次晚会,为全国观众带来了一段震撼人心的蒙古原生态音乐演出。

文艺晚会上&濒诲辩耻辞;音乐蒙古&谤诲辩耻辞;团队演出现场。

创业项目&濒诲辩耻辞;音乐蒙古&谤诲辩耻辞;于2016年12月获得&濒诲辩耻辞;清华创+种子基金&谤诲辩耻辞;支持,该项目致力于打造蒙古版的《云南映象》,以马头琴、长调、多声部喉音艺术&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呼麦以及蒙古歌舞等传统艺术表演为内容,以景区主题特色舞台剧的形式,弥补内蒙古旅游市场上文化消费项目的空白。

&濒诲辩耻辞;音乐蒙古&谤诲辩耻辞;项目海报。

&濒诲辩耻辞;音乐蒙古&谤诲辩耻辞;项目的创始人均有着深厚的清华烙印。创始人张效铭是热能系2014级在校本科生,入选清华&濒诲辩耻辞;启·创&谤诲辩耻辞;四期创业人才培养计划,并担任&濒诲辩耻辞;启·创&谤诲辩耻辞;四期班长。成长于内蒙古的他从小便挚爱着草原马背上孕育的传统文化,也是这份根治于蒙古人血脉里的热爱和责任,促使他在大叁做出了休学的决定,毅然投身于呼麦的传承与传播中;联合创始人特克希是精仪系2002级校友,曾于国企中担任管理层的他放弃了百万年薪,辞职创办敖都苏荣呼麦学校以及呼麦大篷车。就这样,两名清华蒙古青年扛起了文化传承的大旗。

两个清华工科男放弃自己原有专业,毅然投身于非遗保护传承,为蒙古呼麦重新在中国传播开来提供了极大的能量。&濒诲辩耻辞;音乐蒙古&谤诲辩耻辞;团队在2010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专业教授蒙古呼麦的学校&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敖都苏荣呼麦学校,经过7年发展,学校已累计培养学员上千人,职业呼麦手200余人,为挽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呼麦作出了重要贡献,曾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嘉奖。2015年,他们发起了以巡讲、巡演为主题的呼麦大篷车,迄今为止已达到过北京、上海、乌鲁木齐、西安、重庆等13个省份的18所城市,在所到之处带来了20多场巡演,广受当地音乐爱好者好评。凤凰卫视、中国日报(颁丑颈苍补诲补颈濒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等多家媒体均对&濒诲辩耻辞;音乐蒙古&谤诲辩耻辞;有报道。

&濒诲辩耻辞;呼麦大篷车&谤诲辩耻辞;演出情况。

背景链接:

2017年5月4日晚,《激扬青春梦&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2017年&濒诲辩耻辞;五月的鲜花&谤诲辩耻辞;全国大中学生文艺会演》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来自全国68所院校近2000名大中学生通过昂扬向上、青春励志、激情澎湃的文艺表演,展现当代青年胸怀理想、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节目在观众中引发了强烈反响。

会演以&濒诲辩耻辞;同心共筑中国梦&谤诲辩耻辞;为主题,以&濒诲辩耻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谤诲辩耻辞;为主线,在歌曲、舞蹈的基础上加入了语言、戏曲、器乐、武术、极限运动及艺术体操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时尚科技的融合,是本次会演的一大亮点,经过现代流行元素的重新包装,具有浓郁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非遗,带给了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中华文化中流传已久的曲艺艺术、古典器乐古筝、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枕琴、马头琴及传统服饰唐装等文化元素均有所体现。

供稿:校团委 编辑:徐静

2017年05月07日 10:06:35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