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标杆课教师 | 自动化系王红:别停下脚步 别期许捷径
来源:根据&濒诲辩耻辞;清华大学本科教学&谤诲辩耻辞;公众号综合编辑 杨洋&苍产蝉辫;

王红近照
&濒诲辩耻辞;这门课有点难,让我感觉头疼到爆炸!而且没有悬念地考得很烂,但是我很喜欢老师带着我们突破一道道难关的过程……&谤诲辩耻辞;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一名学生这样评价王红老师的&濒诲辩耻辞;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谤诲辩耻辞;课程,这门课程被评为清华大学首届标杆课程。
停不下来,不断突破&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这也是自动化系教授王红的日常状态。她曾获得&濒诲辩耻辞;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清华大学新百年基础教学教师奖&谤诲辩耻辞;,主讲课程&濒诲辩耻辞;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谤诲辩耻辞;被评为&濒诲辩耻辞;国家级精品课&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清华大学标杆课程&谤诲辩耻辞;。在她眼中,&濒诲辩耻辞;教学工作,别停下脚步,别期许捷径。&谤诲辩耻辞;
传承老一代的清华基因
1995年,王红成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电子学教学组的一名教师,至今已有24年。自动化系&濒诲辩耻辞;电子学教学组&谤诲辩耻辞;从1956年童诗白先生回到清华园建立至今,几十年来,经过一代代传承、一代代创新,通过课程内容更新、多样化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体系完善、着重培养学生对电子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教学组在清华成千上万的同学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涌现出阎石、华成英、胡东成等一代代深受同学欢迎的优秀教师。
&濒诲辩耻辞;同事们传承了乐教、奉献、钻研、团结、自律的精神,把清华基因代代相传。几十年来,形成了一支甘于奉献,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队伍。&谤诲辩耻辞;王红说,目前教学组有理论课教师5名,实验教师5名。面向清华7个院系开设5门理论课和5门实验课程。电子学教学组在内容体系、教学结构、教材建设、教学手段与方法、师资队伍的培养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高等院校同类课程中具有广泛影响。
&苍产蝉辫;&濒诲辩耻辞;乐教&谤诲辩耻辞;的态度也体现在每一节课堂上。&濒诲辩耻辞;首先要清楚你要打造的是一个什么样课程,这个课程能起到什么作用?你对学生的培养的目标是什么?&谤诲辩耻辞;谈到开课初衷,王红告诉记者,&濒诲辩耻辞;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谤诲辩耻辞;是一门很基础但非常重要的课程,如果说电子学科知识是一个从下到上的阶梯,那么这门课就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阶。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是电气、电子信息类和部分非电类专业本科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专业核心基础课,通过传授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领域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苍产蝉辫;&濒诲辩耻辞;当前,电子技术的应用无所不在。数字电子电路是实现自动化系统的核心硬件组成部分,在各个领域有最广泛的应用。&谤诲辩耻辞;王红表示,&濒诲辩耻辞;不管哪个领域、哪个行业,为实现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就必须配以电子系统。而这门课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电子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谤诲辩耻辞;

历年教材
注重思考 启发教学
对于每年都要开课的这门课程,王红的教案却年年有更新。&濒诲辩耻辞;一门课程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先进性,它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永远让你觉得离你很近。&谤诲辩耻辞;王红谈到,尽管课程的名字一直不变,内容却在不停变化。不管是教学的方式,还是知识点的更新,王红一直在尝试不断突破自我,打破旧有的模式。&濒诲辩耻辞;保持课程的先进性,是我们教学组的第一要则。&谤诲辩耻辞;
清华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谈到:&濒诲辩耻辞;内容更新及时,教学效果突出&谤诲辩耻辞;是本届标杆课程评选的一个重要标准,&濒诲辩耻辞;同时,对课程的难度还要求具有足够的挑战度。&谤诲辩耻辞;
学生调查问卷显示,86%学生对课程挑战度选择难或者非常难,100%学生认为课程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记。这门具有足够挑战度和训练量的课程,也给学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苍产蝉辫;&濒诲辩耻辞;虽然课程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每年的教学评估中,同学们反馈都比较好,&谤诲辩耻辞;课程助教、2016级自动化系研究生李成龙告诉记者,&濒诲辩耻辞;王老师注重启发式教学,经常能够把抽象的知识讲得深入浅出,很多知识就不难理解了。&谤诲辩耻辞;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成为重要一环。单纯填鸭式的概念灌输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需求,启发式教学越来越深入人心。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在《论语》中倡导&濒诲辩耻辞;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谤诲辩耻辞;的启发式教学。这一点,王红在教学中深有体会,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专业理论知识,用启发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抽象概念。
&苍产蝉辫;&濒诲辩耻辞;虽然内容比较抽象,但是王老师一给我们举例子,就感觉特别形象生动。&谤诲辩耻辞;李成龙谈到,&濒诲辩耻辞;门口的汽车、教室的台阶,这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在王老师的课上都变成了帮同学们理解抽象概念的工具。&谤诲辩耻辞;
据教务处介绍,首批标杆课程的评选过程中,还在春、秋学期分别组织参评课程开放观摩及专家听课,多渠道广泛征求意见。对于&濒诲辩耻辞;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谤诲辩耻辞;,专家给出了&濒诲辩耻辞;教学内容虽然抽象,但与实践案例相结合,课堂教学效果不错&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启发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设计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谤诲辩耻辞;的评价。

指导学生实验
让课堂成为一场身心愉悦的&濒诲辩耻辞;约会&谤诲辩耻辞;
王红的课有自己的&濒诲辩耻辞;规矩&谤诲辩耻辞;,比如上课迟到者不能进入。有了明确的规矩,同学们都尽量按时到教室,从而保证了课堂的质量和学习的效率。王红说:&濒诲辩耻辞;这个规定看似不近人情,但是学生们可以做到。&谤诲辩耻辞;
&苍产蝉辫;&濒诲辩耻辞;王老师身上,既有理工科人的理性,也有文科生的优雅。&谤诲辩耻辞;谈到课堂感受,课程助教、2017级自动化系研究生张垚表示,虽然王红的课堂纪律严明,但她很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比如,这门课有180多人选课,王红几乎不会点名,但是出勤率很好。&濒诲辩耻辞;王老师讲课,让我们心悦诚服。&谤诲辩耻辞;
在教学反馈中,还有同学表示,&濒诲辩耻辞;讲得很透彻,大家不仅学到了知识,看到电子世界的美妙,也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谤诲辩耻辞;&谤诲辩耻辞;在严肃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将数电的精华传授给了学生。&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真正做到基础扎实与探索创新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谤诲辩耻辞;
&苍产蝉辫;&濒诲辩耻辞;我更愿意把上课看做一场让大家身心愉悦的‘约会’,我关注的是这场约会能不能让教与学的过程都有收获。&谤诲辩耻辞;教学相长是王红理想中的师生关系,她希望自己和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成长。&濒诲辩耻辞;我在每一个课堂上,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从学生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谤诲辩耻辞;
&苍产蝉辫;&濒诲辩耻辞;钻研&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乐教&谤诲辩耻辞;一直是自动化系教学的优良传统。正是凭着一股钻研劲儿,王红的课程被评为清华大学&濒诲辩耻辞;标杆课程&谤诲辩耻辞;;带着对教学的热爱,她成为清华学子心中&濒诲辩耻辞;我最喜爱的教师&谤诲辩耻辞;。
编辑:姝婧 审核: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