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嫩草国产线免费观看91

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17年处理重大疑难交通事故鉴定1800余起,“清华博士后交警”有两怕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11-13 张蕾

今年夏天,在京郊某路段的非机动车道上,两辆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事故。女驾驶人头部受重伤,无法阐述事发经过;男驾驶人与现场目击者均称:两人并排行驶,女子突然右偏引发碰撞。交通队初步认定“女子全责”,但这一结论遭到女子家属的坚决反对。这起棘手的案件便落到了北京市公安交管局事故处理支队民警张雷的头上。

记者面前,满头华发的张雷,是全国公安交管系统的清华大学博士后。但凡流转到他案头的,多是“硬骨头”:或是案情存争议、家属不服定责,或是关键证据缺失、真相难觅,或是积年未破的旧案。这起案件尤为特殊——事发地恰好处于监控盲区,一方当事人重伤后神志不清,唯一的证人证言又与男驾驶人说辞完全吻合:“我抬头时,恰好看到女子车辆向右偏。”

案件重启调查后,办案人员费尽周折调取到一辆出租车的行车记录仪画面,但拍到的也是事发前的场景:女子在前骑行,男子紧随其后,目击证人则在更后方。

“大家怀疑是不是男子超车导致事故,但没有确凿证据,任何推断都不能作为定案依据。”事故发生已一月有余,张雷还是决定重返事故现场。车辆倒地位置、路面摩擦印迹、细微划痕,都被他逐一记录在案。随后,他又马不停蹄赶往停放涉案车辆的停车场,重点查看两辆车的接触痕迹。

“起初,大家都认为只是女子车辆右侧与男子车辆左侧发生接触,但我发现,女子车辆后尾灯有轮胎剐蹭的痕迹。”凭借17年事故鉴定积累的敏锐直觉,张雷捕捉到了异常,“从受力方向和痕迹高度分析,这很可能是男子车辆的前轮与女子车辆的后部发生接触,而且受力方向是从左后向右前。”

为验证猜想,张雷组织技术人员开展轮胎花纹比对及橡胶、纤维等微量物质理化分析。功夫不负有心人,鉴定结果验证了两辆车实际上发生过两次接触,与他的推测完全吻合。“男子超车,第一次接触是男子车辆前轮撞到女子车辆左后部位,导致女子车辆受力向左偏移。正常骑行中遭遇这种情况,驾驶人都会下意识向右回正,女子正是在回正过程中,与男子车辆发生了二次碰撞。”张雷清晰还原了事发全貌。而那位证人也没有说谎,他只是恰好看到了事故的“后半截”。

真相大白,“女方全责”变为“男方全责”——事故责任认定被推翻。张雷用专业实力找回真相,也让人们对他肃然起敬。

时间回到2023年10月,已在交管局履职15年的张雷意外“走红”网络。“清华博士后当交警”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网友们的探究带着好奇与不解:清华大学博士后,有那么多“高薪”“体面”的工作可以选择,为何偏要扎根基层当交警?

妻子孙涛至今记得,在清华博士后公寓7号楼前的小广场上,两人曾坐在法国梧桐树下数次激烈讨论;导师也觉得张雷是做科研的“料子”,还是应该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搞研究,才算“人尽其才”。面对外界疑惑,张雷的回答质朴而坚定:“我的专业一直围绕汽车工程,与交通事故鉴定高度契合,学的东西不浪费。我就是想做点自己喜欢、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张雷用行动证明,高学历人才扎根基层不是“屈才”,而是“大材大用”。

17年来,张雷承担全国重特大交通事故调查和认定工作30余例,参与调查全市各类交通事故3000余起,处理全国重大疑难交通事故鉴定1800余起,出具的3万余份鉴定文书无一错漏。其中,天津滨保高速特大事故中,张雷研发的叁维激光痕迹比对技术,精准还原了事故成因,为责任认定提供关键支撑;在一起轰动全国的醉驾肇事案中,他独创“视频图像计算法”,精准测算肇事车车速,成为行业标准,如今北京、上海、天津的九成事故鉴定皆循此法;针对重大事故现场勘查耗时久、易引发拥堵的问题,他从测绘照相技术中汲取灵感,带领团队研发可折迭便携标尺,结合“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置系统”,将原本需要1小时的复勘工作缩短至10分钟,该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已推广至全国20多个省市。

凭借深厚的专业积淀,张雷主持参与制定了18项行业标准,覆盖公共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驾驶及事故鉴定等多个领域,《道路交通拥堵经济损失评估指南》《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便是其中的代表性成果,有效填补了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成为司法鉴定的重要依据。

“我有两怕:一怕工作失误,二怕真相蒙尘。”这份“心病”让张雷不敢懈怠。忘我工作让他收获了“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人才”、公安部部级津贴等多项荣誉和奖励,却也付出了健康代价。10年前,他被确诊为肺癌,术后切除右侧叁分之一肺叶并经历数轮放化疗。康复后,他第一时间重返岗位。

如今,50岁的张雷依旧奔波在事故现场。

编辑:李华山

2025年11月15日 18:35:45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