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嫩草国产线免费观看91

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这是你不知道的南仁东!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号 9-15

以天眼问苍穹,以生命赴使命,“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用一生探索宇宙奥秘的故事被大家熟知,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曾是清华园里的活泼少年。大礼堂前,他画下建筑光影,教室楼内,他率先解出难题……一组清华大学首次公开的照片,勾勒出他的青春岁月,秋风渐起,南仁东已离开我们八年,今天,我们共同缅怀他。

清华岁月

他是令全班佩服的班长

1963年秋,凭借优异成绩,南仁东成为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的一名学生,由此开启电真空器件和超高频技术领域的学习。

那时的南仁东,是无线电系九字班的“活宝”,课余郊游,他和同学上树摘野果、下塘捉泥鳅。可走进教室,南仁东就成了全班佩服的班长,沉稳可靠、学习成绩非常好,南仁东的同班同学、至交好友,黄金生记得,不管多难的数理方程习题,南仁东总是最先答完,不管多复杂的机械制图,他都能徒手画出漂亮的图形。清华校史馆如今陈列着一套圆规,正是南仁东参加学校绘图竞赛获得一等奖的奖品。

对于新知,南仁东总是充满探索热情,外语主修俄文的他,为精进英文水平,常揣着英文词典默背,背会一页就撕下一页,持之以恒的知识积累,为他走向国际学术舞台打下基础。

文体俱佳

“样样都称得上一把好手”

“多才多艺”,是所有挚友对南仁东的共同印象。他钟情绘画,清华图书馆里的中外画集被他一一借阅赏看,冬日的窗玻璃是他绝佳的“画板”,雾气一凝,随手一画,便是一幅幅同学们的卡通像。

他喜欢写诗,前往青海、新疆等地实践时,壮阔山河、少年意气都被他写进诗里,后来,他将近百首诗歌集结成册。他还热衷摄影,在宿舍搭起简易暗室洗照片,红灯下的相纸上,荷塘、主楼、大草坪渐渐清晰,映出青春的轮廓。

他长于体育,每天下午四点半,他会从位于清华园里东区九号楼的宿舍出发,跑到颐和园的牌楼底下再折返,寒来暑往,几乎不曾间断。冰场上,他踩着冰鞋穿梭如飞、身影灵活,爬山、游泳、打球……样样都称得上一把好手。

他也“追星”,校园里的草地是南仁东的“天文台”,夏夜的星空热闹明亮,他常与同班好友一起,躺在操场中央仰望苍穹,那些星空下的低语,早已种下探索宇宙奥秘的梦想。

攻坚铸器

“问题不解决,就永远睡不着”

1968年,南仁东毕业被分配到吉林省通化市无线电厂,和他同届毕业、无线电系无902班的王世明,则去往吉林省辽源市无线电厂。工作第二年,两人便分别接到一项“硬”任务——研制我国首台自主制造的半导体收音机和电视发射机。

攻关的日子里,他们共同面对一个电路板调试难题,南仁东一夜未眠,逐一检查电路板上1000多个测试点,终于找到那个在金属化过程中破裂的通孔,“要是问题不解决,我就永远睡不着”,这股“不解决问题绝不罢休”的韧劲,他一生都没有改变。

1994年,南仁东提出,要建造中国自己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为了选到最适合的位置,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跋涉在中国西南的大山里,在考察洼地时,差点被山洪冲下山。

贵础厂罢项目后期,70岁的南仁东被确诊肺癌晚期,手术结束后叁个多月,他忍着病痛返回施工现场,由于手术伤及声带,他只能操着嘶哑的嗓音,在现场了解工程进度和具体细节。

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用22年终于建造出全球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贵础厂罢),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天眼’如果有一点瑕疵,我们对不起国家”。

星耀寰宇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2016年,贵础厂罢正式落成不久,王世明突然接到南仁东来电,已然病重、正在住院治疗的南仁东声音微弱,字字句句都关乎项目,“贵础厂罢现在需要一项技术支持,清华有位学长精于电波研究,你一定要帮我联系上……”直至生命最后时刻,他心中装着的仍是那个观天望宇的梦想。

2017年9月15日,南仁东告别了人世,但他倾注心血铸就的观天巨眼已稳稳立在黔南山坳,拓展人类认知边界,诉说中国科学崛起,延续着他未竟的眺望。

就在他离世二十余天后,贵础厂罢首次捕捉到,来自宇宙深处的脉冲星信号,实现属于它的“零的突破”。这声跨越亿万光年的回响,是它献给世界的科学礼赞,亦是对南仁东毕生坚守的深沉告慰。如今,贵础厂罢发现的脉冲星数量已突破1000颗,来自宇宙的奥秘就这样被听见、被解读、被述说。

2018年10月1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第79694号小行星命名为“南仁东星”。2025年,八年级语文教材新增课文《天上有颗“南仁东星”》。南仁东的“追星”足迹,在一次次仰望与讲述中被时时铭记。

今天,我们仰望星空缅怀他,也许会有星光从银河深处传来——那是他的回应,轻快、明亮、永不熄灭!

编辑:李华山

2025年09月15日 21:54: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