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嫩草国产线免费观看91

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华罗庚:不慕浮华是做人的准则

来源:北京青年报 9-2 姚秦川

1936年,在清华大学数学系担任讲师的华罗庚,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同时能更好地在数学方面有所发展,经过认真考虑,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一年后,侵华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此刻,身在大洋彼岸的华罗庚想到祖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满怀抗日救国热忱的他于1938年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的怀抱,继续执教于清华大学。后来,他随校迁至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在当时的西南联大,与其他教授相比,华罗庚的家庭负担算是比较重的。因为在此之前,妻子吴筱元已经为他生下了两儿两女,全家六口人,仅靠华罗庚一个人的微薄薪水艰难度日。

最初,他们一家和闻一多全家共同挤住在一间仅有16平方米的偏厢房里。由于两家的人口都不少,实在拥挤不堪,后来华罗庚在昆明西郊大普吉附近找了一个牛圈,用最便宜的价钱把牛圈上面堆草的木楼租了下来。

搬家那天,华罗庚还特意作了一首小诗,记录了当时的经历:“挂布分屋共容膝,岂止两家共坎坷。布东考古布西算,专业不同心同仇。”此诗形象生动地概括了两家人住在一起时,生活虽然艰辛,却有着共同理想和抱负的雄心壮志。

时间不长,随着第五个孩子的降临,华罗庚一家的生活更是捉襟见肘。不过,穷困中的华罗庚却依旧笑对生活。他特意给新生儿起名为“华光”,还常常开玩笑地对大家说:“华光华光,全部花光。”

抗战胜利后,华罗庚再次得到了携眷赴美讲学的机会,并被伊利诺伊大学聘为终身教授。到了美国后,他不仅有着很高的收入,而且家住洋房,出有小车,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但这一次,他在美国也只是呆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便再一次选择回到了国内。

回国的原因非常简单:1949年,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时,华罗庚听到后非常兴奋,他立即意识到,报效祖国的机会到了。于是,他和妻子吴筱元商量后,毅然放弃了美国的优越生活,于1950年回到国内,准备用自己所学来助祖国腾飞。

编辑:李华山

2025年09月03日 08:26:0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