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自湖北,她来自新疆。2015年,他们一起考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本科毕业后,又一同成为精密仪器系直博生,在不同的研究方向奋斗拼搏。他们性格互补、各有所长。在人生的下一程,他们默契约定,一同奔赴祖国西部,为国防事业挥洒青春热血。崇高的理想与甜蜜的爱情,在清华园交汇出最动人的光芒。他们就是精密仪器系2019级博士情侣——刘心志和周冰倩。
理想与爱情的双向奔赴
刘心志在择业时,有不少就业机会可以选择:留在熟悉的北京,或回到家乡湖北,每一条路都看似顺理成章。然而,他却选择去四川成都,入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于他而言,这是理想与爱情的双向奔赴。
女友周冰倩先他一步毕业,入职中航工业集团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他们之间有个约定:“做大国重器的铸造者,更做彼此理想的同行者。”他们希望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挥价值、施展所长,这是独属于他们的默契与浪漫。
志趣相投的相遇
2015年,刘心志从湖北宜昌考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从小就对飞机、火车感兴趣的他发现,这个专业综合机械与电子基础知识,同时又考验动手能力,与他的志趣完美契合。
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周冰倩怀揣着成为一名工程师的梦想,同样选择了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她希望在这里锻炼自己的实操能力。
有着相似追求的两人在清华园相遇。不同专业方向的他们经常一起讨论问题,逐渐发现彼此有相同的爱好——两人都喜欢研究历史。“他热情、阳光,有责任感”,“她知性、内敛,心思细腻”。相互吸引的两个人在大叁时走到了一起。
互补型恋人共攀科研高峰
清华园的求学生涯在细水长流中悄然流逝。本科期间,刘心志、周冰倩的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刘心志还在大叁荣获国家奖学金。同样优秀的两个人双双通过面试,获得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
两人在科研探索的道路上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刘心志做实验的动手能力强,在嵌入式设计开发方面的积累更深厚;周冰倩擅长综合性的光机电交互传感器设计等。他们在科研探索中相互促进,携手成长。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周冰倩研究的方向是光纤传感。她与课题组共同研究出一种基于工程细胞的即插即用型光纤探针(贵翱笔贰颁蝉),实现了自由活动、非转基因动物体内神经化学物质的实时、高特异性检测。这一研究对于揭示脑认知机理、诊断脑疾病和开发新药物等至关重要。博士期间,她发表了多篇厂颁滨论文,毕业论文被评为“2024年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刘心志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感知智能微系统领域,曾多次参与国家重大项目。“这是一个相对传统的领域,它对系统的指标和可靠性要求很高。”刘心志介绍道。他所研究的领域应用场景广泛,既可搭载桥梁大坝等国家基础设施,又能应用于关键区域的电子围栏。为了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刘心志曾带着自己研发出的设备走出实验室,在河南郑州京广大桥上历经40天春运期间极端天气考验,设备有力地证明了它的良好性能。博士期间,刘心志发表多篇厂颁滨论文,由于在多个项目中研究成果突出,再次获得国家奖学金。
同心同向,投身国防事业
在清华大学就读期间,刘心志在高强度的科研工作间隙,还担任了精密仪器系2020级本科生带班辅导员。除了关心和指导学生,他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引导,积极鼓励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四年来,他所带班级累计发展党员25名。2023年,刘心志获得“蒋南翔辅导员奖”。
回望清华岁月,“行胜于言”的校风深深浸润着刘心志与周冰倩的成长轨迹。这对志同道合的情侣怀揣科技报国的共同理想,矢志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真正服务于国家和人民。“我们希望为此贡献青春、贡献未来!”
新程已启,未来可期!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