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记者获悉,2025年秋季学期起,清华大学将推出新的础滨辅修学位、础滨课程证书项目,将面向校内有志于探索学科与础滨交叉学生开放报名。
继宣布2025年新增约150名本科招生名额、成立新书院培养“础滨+”人才后,4月9日,清华大学教学委员会审议通过础滨辅修学位培养方案。2025年秋季学期起,清华大学将推出新的础滨辅修学位、础滨课程证书项目,与新书院“础滨+”人才培养体系共同构建满足不同础滨学习需要的人才培养格局。
清华大学透露,础滨辅修学位将面向校内有志于探索学科与础滨交叉学生开放报名,设置基座模块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础滨思维、础滨技术与础滨素养,形成正确的础滨伦理观;建设“齿+础滨”进阶项目模块引导学生在问题导向实践中,开展自身所在学科与础滨深度交叉融合的创新探索。
学生还可选择更具通识特色、修读更为灵活的课程证书项目,掌握础滨通识知识与素养。为了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部分课程和项目将借助础滨赋能教学方式展开教学,用最础滨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
记者从清华大学获悉,学校目前已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已有200余门课程由人工智能赋能,通过智能助教、智能讲伴、学生成长助手、备课辅助、智能批改等多种功能增强教学体验,建设多个学科知识引擎和垂直模型,有效支撑课程教学和学习。学校还正在建设38门础滨通识课程,打造具有清华特色的人工智能类通识课程体系。
清华大学表示,通过“础滨+”书院、础滨辅修学位和础滨课程证书项目的有机结合,清华大学构建起满足学生多样础滨学习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助力人工智能时代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