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6月30日电 6月20日,由清华虫-濒补产主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深圳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创新管理研究院协办的“2025深圳可持续教育创新论坛”在深圳市福田区举行。本次论坛汇聚了政产学研及国际组织多方力量,旨在以前沿视角解构教育创新密码,为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构建提供“深圳方案”。

论坛现场
深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袁磊在致辞中表示,深圳正以创新驱动探索具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新范式,构建了覆盖全学段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大力推进了教育数字化,建设智慧教育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教育需要政校企社多方协同,期待论坛搭建合作桥梁,共建教育共同体。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何平在致辞中表示,学院通过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搭建产学研实践平台等创新举措,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思维,深度融入湾区创新生态。希望论坛形成长效举办机制,持续聚焦构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创新理论体系,推动教育生态闭环建设。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驻华代表张卫东从全球视角指出教育创新、跨界生态构建和青年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呼吁国际社会通过知识共享、能力建设和创新合作,共同探索兼顾效率与公平、增长与包容的新型发展范式。
论坛现场,优必选科技的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 Lite”惊艳亮相。

“天工行者 Lite”亮相
清华虫-濒补产主任郝秀清、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林君芬分别以“清华虫-濒补产可持续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及意义”“多元协同-共建础滨教育生态”为题作主题分享。
两场圆桌论坛分别以“教育-技术-产业生态闭环:如何打造可持续创新的湾区范式”“双创教育生态的‘深圳模式’探索”为主题展开讨论。
供稿:经管学院
编辑:李华山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