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4月16日电(通讯员&苍产蝉辫;郝姝然 陈卓)4月11日至13日,由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区域环境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联合主办的第九届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国际水循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

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以“水循环利用与人水和谐共生”为主题,共设置25个分会场,举办了学科发展报告、研究方法论道、科技写作沙龙等12项特色活动,搭建了一个集前沿科学、关键技术、工程实践与政策管理于一体的立体化交流平台。

王灿主持开幕式,唐家华、胡洪营、夏祖义分别致辞(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开幕式上,昆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唐家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胡洪营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夏祖义分别致辞。开幕式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天津大学教授王灿主持。

会旗交接仪式
随后,本次会议联合主席,昆明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潘学军将会旗交给下一届会议承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院长王成新。

侯立安、徐祖信、马军作特邀报告,潘学军主持报告环节(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侯立安,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徐祖信,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马军分别围绕新型膜法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湖泊水环境截污治污与水资源高效利用、基于资源再生利用的未来绿色低碳城乡水系统构建思考与技术进展等议题作大会特邀报告。特邀报告环节由潘学军主持。

黄斌、李锋民、陆韵作“新污染物主题学科发展报告”(从左至右)

梁恒、王亚宜、曲申作“工艺与系统主题学科发展报告”(从左至右)
为识别水处理与循环利用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技术需求和发展趋势,本次会议邀请六位专家作学科发展报告,介绍相关领域的学科发展现状,分析未来发展方向,为学科发展提供借鉴。
新污染物主题学科发展报告由南京大学教授张徐祥和清华大学副教授吴乾元共同主持。昆明理工大学教授黄斌、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锋民和清华大学副教授陆韵分别围绕高原湖泊新污染物生态风险与治理技术、环境中微塑料的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水生态风险评价的关键科学问题与发展等议题作报告。工艺与系统主题学科发展报告由清华大学教授文湘华和同济大学教授徐斌共同主持。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梁恒、同济大学教授王亚宜和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曲申分别围绕以知识创新促进高品质供水技术研究、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生物脱氮技术变革与应用路径、基于持续学习的环境人工智能系统等议题作报告。

各会场及交流现场
会议期间,300多名专家学者分享了水处理与循环利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
本次会议由环境学院等单位协办,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环保公司和管理部门的专家学者千余人参会。
供稿:环境学院
编辑:刘芳芳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