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嫩草国产线免费观看91

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李岚清同志赠送清华大学校训篆刻印

清华新闻网10月28日电(记者 柳 夏)10月26日,《中国部分高校校训篆刻作品选》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首发式。该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收录了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的184方篆刻作品,其中除8方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教兴国和德智体美外,其余176方均为高校校训,为清华大学篆刻的&濒诲辩耻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谤诲辩耻辞;校训收录其中。这些篆刻作品,使用的书体主要为小篆和大篆,规范典雅,富于美感。本书也是国内首次以校训为内容和题材,集中创作并结集出版的篆刻作品集。

在首发式上,清华大学获赠李岚清同志篆刻的&濒诲辩耻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谤诲辩耻辞;校训印章。该印章尺寸为5.0×5.0×6.8厘米,昌化石印材,边款刻有&濒诲辩耻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赠清华大学,李岚清甲午初冬&谤诲辩耻辞;行草字样。

&苍产蝉辫;李岚清为首都高校师生带来对于&濒诲辩耻辞;知识分子与文化修养&谤诲辩耻辞;的精彩讲座。

首发式结束后,李岚清还为首都高校师生带来一场对于&濒诲辩耻辞;知识分子与文化修养&谤诲辩耻辞;的精彩讲座。他表示,校训是一个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同学们需要理解、铭记、践行校训。退休后李岚清重拾年轻时的爱好,通过篆刻这一形式表现大学校训,希望能使小众艺术与大众艺术相结合,使古老艺术与时代相结合。

&苍产蝉辫;清华大学获赠李岚清同志篆刻的&濒诲辩耻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谤诲辩耻辞;校训印章。记者 张 宇

清华大学校训&濒诲辩耻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谤诲辩耻辞;缘起于梁启超先生在清华的一次演讲。1914年11月5日,梁启超在清华大学给清华学子作了题为&濒诲辩耻辞;君子&谤诲辩耻辞;的演讲,他以《周易》的两个象辞&濒诲辩耻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谤诲辩耻辞;(乾卦),&濒诲辩耻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谤诲辩耻辞;(坤卦)激励学子努力成为&濒诲辩耻辞;真君子&谤诲辩耻辞;,自励犹如天体之运行刚健不息,果敢坚毅,奋发图强;又如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以博大之襟怀容载万物。梁启超的演讲深深激励了清华学子,后来&濒诲辩耻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谤诲辩耻辞;被铸入校徽,高悬于清华大礼堂的上方,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校训。&苍产蝉辫;

清华校训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的处理方法,强调人们要效法天地,在学、行各方面不断去砥砺践行。事实上,&濒诲辩耻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谤诲辩耻辞;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因此,清华校训不仅在清华师生、校友中不断传承,在全社会也广为传播。

随着时代的发展,&濒诲辩耻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谤诲辩耻辞;的校训精神也在不断升华演进,涵盖了雪耻图强的爱国奉献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求真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会通精神和人文日新的追求卓越精神。一批批清华学子秉持校训精神,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条战线上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国家为民族乃至人类文明创造了杰出业绩。

 

编辑:蕾蕾

2015年10月28日 17:52:53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