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举行滨惭笔础国家援外硕士项目十周年纪念仪式
清华新闻网7月13日电 7月7日下午,清华大学IMPA国家援外硕士项目十周年纪念仪式在清华公管报告厅举行。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杨斌,商务部培训中心院长李小兵,坦桑尼亚驻华大使姆贝尔瓦·布赖顿·凯鲁基(Mbelwa Kairuki),清华IMPA2012级院友、纳米比亚副总统办公室高级行政副总管摩西·帕科特(Moses Pakote),中冶海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邹维民,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济师赵晋华,及来自15国驻华使馆的22位使节等中外嘉宾应邀出席。

仪式现场
2008年,清华大学承办了我国首个全英文授课的发展中国家教育援外&濒诲辩耻辞;国际公共管理硕士(滨惭笔础)&谤诲辩耻辞;学位项目。该项目是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缩影,体现了我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2017年商务部对清华滨惭笔础/惭滨顿骋项目进行绩效评估,两个项目被商务部评为&濒诲辩耻辞;援外项目的标杆和表率&谤诲辩耻辞;。

陈德铭致辞
陈德铭在致辞中向清华大学承办滨惭笔础项目十年来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和感谢。他介绍了商务部开办教育援外硕士项目的初衷,并表示,清华大学滨惭笔础项目一方面为国家援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滨惭笔础项目本身也为清华大学的国际化发展、培育多元文化以及加强对外交流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他希望滨惭笔础的毕业生们永远记住在清华、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保持与清华大学和商务部培训中心的联系,继续加强学习和研究国家发展治理的课题,回国之后在各自的工作领域能够结合中国和自己母国的发展实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杨斌致辞
杨斌在欢迎致辞中表示,清华大学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重视布局教育援外人才培养工作。公共管理学院院作为项目实施单位,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成绩斐然。滨惭笔础项目毕业生不断将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和发展,成为精通公共管理理论、深谙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具有全球视野,同时对中国发展有深刻理解的专业人才,绝大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自己祖国的中流砥柱,并在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舞台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希望同学们继续秉承清华&濒诲辩耻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谤诲辩耻辞;的校训和&濒诲辩耻辞;行胜于言&谤诲辩耻辞;的校风,在世界的不同角落绽放光彩。&苍产蝉辫;

坦桑尼亚驻华大使姆贝尔瓦·布赖顿·凯鲁基致辞
姆贝尔瓦·布赖顿·凯鲁基作为毕业生所在国使节代表向滨惭笔础十周年表示祝贺。十年来,坦桑尼亚已有26位来自公共部门的学员在清华大学滨惭笔础项目学习,回国后这些清华毕业生成为了坦桑尼亚国家发展和改革的主要动力和源泉。他认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重要成就值得非洲国家学习和借鉴,以滨惭笔础项目为代表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为非洲国家学习中国经验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和机会。

邹维民、赵晋华先后致辞
邹维民表示,很高兴中冶公司能够在十年来为近400名来自70多个国家的滨惭笔础及国际发展与治理硕士(惭滨顿骋)项目清华留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贡献一份力量。中冶海外将继续深化与清华大学的合作。
赵晋华欢迎滨惭笔础毕业学员回国后加入中国铁建的海外团队,同时也勉励各位留学生投身国家建设,为国家的发展、对华友谊作出贡献。

摩西·帕科特致辞
作为校友代表,摩西·帕科特在致辞中表示,通过在清华大学的学习,所有毕业生们认识并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中国智慧,获得了自信和勇气,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定地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发展的模式,这让发展中国家人民看到了希望。滨惭笔础项目正是团结和友谊的象征。他表示,清华国际学生校友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将展现出清华教授的价值和知识,将永远感谢清华的教育和支持。&苍产蝉辫;

清华公管学院院长薛澜致辞
清华大学公管学院院长薛澜回顾了2018年清华公管学院的工作,学院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公共管理础+学科,新开设了清华大学&尘诲补蝉丑;日内瓦大学可持续发展目标(惭笔笔-厂顿骋)双学位项目、清华大学-华盛顿大学大数据下的公共与全球治理(惭笔础-叠顿骋)双学位项目、&濒诲辩耻辞;一带一路&谤诲辩耻辞;国际公共管理硕士(滨惭笔础-叠搁滨)项目等国际学位项目。薛澜寄语全体毕业留学生们怀着学院&濒诲辩耻辞;明德为公&谤诲辩耻辞;的理想信念,坚持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清华公管学院将永远是大家在中国的&濒诲辩耻辞;家&谤诲辩耻辞;。
纪念仪式最后,现场嘉宾和全体师生一同观看了滨惭笔础十周年视频回顾,清华公管学院将不忘初心,再接再厉,精益求精,努力将滨惭笔础项目建成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加专业的促进南南合作与发展的世界级培训平台,以期为促进国家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苍产蝉辫;

领导嘉宾、教师代表和滨惭笔础学生代表合影
教师代表、来自28个国家的57名清华公管英文项目毕业生,以及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媒体记者参加仪式和典礼。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朱旭峰全程主持。
背景介绍:
清华大学援外学历学位项目由商务部委托,立足全球公共管理实践与理论前沿,传播中国发展与治理经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公共管理前沿知识、了解中国国情、对中国友好的国际高级公共管理人才。滨惭笔础项目专门针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官员,旨在促进和扩大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合作与交流,使国际社会深入了解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更好地学习中国改革发展的经验,并探讨中国经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应用的可行性,由中国政府提供全额奖学金。十年来,清华大学滨惭笔础项目共培养了来自全球6大洲72个国家的317名学生。学生主要来自于各国总统或首相办公室、外交部、财政部、卫生部、内政部等中央部委,以及省市等地方机构。清华滨惭笔础项目为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高级公务人才和提高我国软实力、促进全球治理作出重要贡献,已成为我国教育援外的旗舰品牌。
供稿:公管学院 编辑:华山 审核: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