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举办&濒诲辩耻辞;另类&谤诲辩耻辞;招聘会,近百家公司提供3000余创业实训岗位&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
想创业,先到公司&濒诲辩耻辞;学艺&谤诲辩耻辞;何如?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5-10-28 万玉凤
一场别开生面的创业公司招聘会近日在清华大学举行。与以往不同,参会公司不是在大型场馆设置展位,而是选择在学生公寓前的道路两旁&濒诲辩耻辞;摆摊&谤诲辩耻辞;,有的公司搬来了&濒诲辩耻辞;模拟赛车&谤诲辩耻辞;等设施请学生现场体验,有的打出了&濒诲辩耻辞;清华师兄师姐喊你回家&谤诲辩耻辞;的标语,别出心裁地吸引学生。
在两天时间里,来自教育金融、文化创意、智能硬件、软件服务、生活消费等领域的近100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优质创业公司,带来了超过3000个高质量的创业实训岗位需求。其中,不乏搜狗、知乎等知名公司,也有像脉脉、人人贷等业界新锐。
&濒诲辩耻辞;这是清华以‘创业实训’形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探索,也是国内首次由高校组织举办的专门针对创业公司的招聘会。&谤诲辩耻辞;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孙宏斌介绍说,本次招聘会提供的岗位中,半数以上是实习岗位,除服务应届毕业生以外,还为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参与创新创业体验的机会。
来自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的数据显示,该校每年约有3200名毕业生参与就业,硕士研究生人数约为1800人,博士生、本科生分别为900人、500人左右,创业人数占比约在2%。而来自该校团委对近千名学生的调查却表明,有近60%的学生有创业意向。
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林成涛表示,对在校学生来说,光有创业意愿还不够,创业需要有能力支撑。&濒诲辩耻辞;创业实训&谤诲辩耻辞;模式,就是要通过提供实际参与创业公司工作的实训岗位,以实践教育的方式,为更多学生营造创新创业环境,让他们有勇气、有机会、有条件尝试创新创业。
记者在招聘现场了解到,不少清华学生都选择了实习岗位。来自计算机系的一名学生将简历投给了一家软件公司,&濒诲辩耻辞;我也有创业的打算,但工科出身不懂管理,想体验一下&谤诲辩耻辞;。
创业公司也&濒诲辩耻辞;求贤&谤诲辩耻辞;若渴,在他们看来,实习生并非是来&濒诲辩耻辞;打酱油的&谤诲辩耻辞;,不仅给出不菲的实习待遇,还提供了参与核心业务的机会。对应聘全职岗位的毕业生,更是&濒诲辩耻辞;优待有加&谤诲辩耻辞;,十叁月薪+丰厚期权+奖金的薪酬结构,成为不少公司的标配。但也有创业公司负责人坦言,创业公司的待遇与大型公司相比,优势不是最明显的,很多应聘者更看重的是创业团队的文化氛围,他们也非常渴望能招到志同道合的人。
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余潇潇介绍,今年暑假,学校组织20多名有创业意愿的在校生去杭州、无锡、青岛等地的创业公司实习,亲身体验到的创业公司氛围对他们触动很大。来自清华美院的2013级本科生金思昭说,创业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却走在行业前端,善于打破常规,实习开阔了视野,亲身感受到团队合作的文化,并有机会参与公司核心业务讨论,有种主人翁的感觉。金思昭建议,有创新创业热情的学生应该多参与尝试。
与传统招聘会人山人海的场景不同,或是因为这场招聘会安排在上课日,不少学生骑车路过,看几眼,停留一下,又匆匆上路,面对面交流的并不多。
在林成涛看来,创业公司尤其是初创公司,虽然发展机会大,但风险也大,有意向加盟创业团队的人数少,也属正常。孙宏斌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目前面临的问题,首先是热度不够,在营造氛围和观念改变上,高校还需要发力。在学生与创业公司家间搭建桥梁,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和文化,正是这场创业公司招聘会出发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