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嫩草国产线免费观看91

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在线课程、大班教学、小班讨论,清华探索思政课慕课教学&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

线上+线下,&濒诲辩耻辞;思修&谤诲辩耻辞;课为学子导航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4-18 万玉凤


&濒诲辩耻辞;谁说的思修课是水课、睡课,今天上了一节感觉挑战挺大啊!&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这门课不单给我们的大学生活指明方向,更让我们了解自己和社会。&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感觉理想的部分好有趣,不仅有干货,线下讨论、辩论很锻炼能力。&谤诲辩耻辞;……4月17日,清华大学慕课网络讨论区上,很多学生表达着自己对&濒诲辩耻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谤诲辩耻辞;课的认可和喜爱。

&濒诲辩耻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谤诲辩耻辞;是清华大一新生入学后的第一门思政课程。这门课程主要根据大一新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特点,展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的教育教学。

为了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活起来,清华大学从2014年起探索思政课慕课教学,&濒诲辩耻辞;思修&谤诲辩耻辞;课成为最早&濒诲辩耻辞;吃螃蟹&谤诲辩耻辞;的课程之一。在线开放课程、大班教学、小班讨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瑜开授的&濒诲辩耻辞;思修&谤诲辩耻辞;课,采用线上线下教学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更投入,对社会、人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传统的思政课堂上,教师往往要在45分钟或90分钟内讲完一个章节的所有内容。而在这里,一个章节的内容被分解为符合学习习惯的若干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被制作成5至8分钟的独立视频。

清华大学的&濒诲辩耻辞;思修&谤诲辩耻辞;在线开放课程由3名教师参与授课和视频制作,主要讲授教材基本内容。为制作出既满足教学要求又具可看性的课程视频,张瑜先后换过3个校外制作团队,直到凌晨还在讨论修改视频。面对镜头,3位教师也从最初的不适应,变得能以讲故事、朗诵诗歌、穿插视频等形式吸引学生的关注。

只要有空,学生就可以打开电脑或手机观看教学视频,这让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完成学习,激发他们主动思考。&濒诲辩耻辞;我喜欢视频里引用的各种古文经典,唤起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很有共鸣,而且上课方式生动灵活,节省了不少时间。&谤诲辩耻辞;选课学生张霆锴表示,不仅如此,线下教学内容更为丰富,让我们不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投身实践好好体悟并提升思想道德修养。

&濒诲辩耻辞;思政课是价值观的传导,因此教师的互动、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人格魅力都是思政课的重要元素。&谤诲辩耻辞;张瑜说,这要求思政课不能只停留在网上,必须线上线下相结合。在线下课程中,清华的学生需要参加8周的大班教学,再根据自己的时间,在助教协助下组成一个二叁十人的小组进行讨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1+1&驳迟;2的效果。

教室里,围绕&濒诲辩耻辞;互联网时代的爱国主义&谤诲辩耻辞;话题,30多个学生轮番论证、争辩不断。只有在讨论陷入胶着时,张瑜和助教才会适时点拨几句。

这是&濒诲辩耻辞;思修&谤诲辩耻辞;小班讨论的场景,也是清华学子眼中比慕课&濒诲辩耻辞;更有魅力&谤诲辩耻辞;的教学环节。&濒诲辩耻辞;原来都是大班上课,只能点几个学生交流,没法让大家充分自由表达。&谤诲辩耻辞;张瑜说,现在的课堂,每个学生都能发言,经常下课铃响了都不舍得走。

&濒诲辩耻辞;刚进入大学,我很希望有老师能帮助我解决入学后的各种困惑。&谤诲辩耻辞;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大一新生徐啸谷带着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的疑问走进了张瑜的课堂,&濒诲辩耻辞;印象中的思政课都是‘填鸭式’的授课方式,没想到这门课充分激发了我的思考,帮助我找到了大学4年的发展方向。&谤诲辩耻辞;

清华&濒诲辩耻辞;思修&谤诲辩耻辞;课的慕课教学,只是一个缩影&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教育部数据显示,我国高校和机构自主建成的慕课平台目前已有10多个,460多所高校建设的3200多门慕课上线。中国慕课课程建设走在了世界前列。

现在,张瑜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课、上课、参加学生的讨论:&濒诲辩耻辞;我想继续完善课程体系,尝试课程与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融合,将投票、弹幕等形式引进课堂,让这门课的效果更好。&谤诲辩耻辞;

编辑:徐静

2018年04月18日 16:44:59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