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举办&濒诲辩耻辞;2018年新教师导引计划&谤诲辩耻辞;迎新周系列活动
清华新闻网9月13日电 9月3日-7日,清华大学举办&濒诲辩耻辞;2018年新教师导引计划&谤诲辩耻辞;迎新周系列活动。该计划旨在引导和帮助新入职教师更好地开启清华教师的美好生涯,是教师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申请教师资格证的必要环节。&濒诲辩耻辞;2018年新教师导引计划&谤诲辩耻辞;主题涵盖&濒诲辩耻辞;师德思政&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教育教学&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学术研究&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组织领导力&谤诲辩耻辞;等多个方面,活动将以课程、讲座、工作坊、座谈、观摩、参观、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
本次迎新周系列活动由20场专题讲座、4次&濒诲辩耻辞;新教师个人发展午餐会&谤诲辩耻辞;、1次&濒诲辩耻辞;青椒职业发展训练营&谤诲辩耻辞;活动和1次校史馆参观活动组成,全校共有100余名新教师参与。
9月3日上午,&濒诲辩耻辞;2018年新教工迎新大会&谤诲辩耻辞;在主楼后厅举办,副校长郑力、校党委原副书记胡显章出席大会并作报告,此次大会开启了迎新周系列活动。

郑力讲话 李派 摄
郑力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对学校的发展道路、发展目标与规划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表示,成为清华的一名老师既是光荣与骄傲,更是一份责任,希望大家牢记学校的根本任务,树立旗帜意识,弘扬清华精神,切实承担起培养人才的责任,为清华的发展贡献力量。

胡显章讲话 李派 摄
胡显章带领大家回顾了清华的百年传承与发展历史,介绍了清华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他重点阐释了清华精神&濒诲辩耻辞;爱国奉献、科学求真、包容会通、追求卓越&谤诲辩耻辞;的内涵,鼓励大家牢记清华校训,把清华精神融入生活和工作中,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同时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在清华提供的广阔平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迎新大会现场 李派 摄
自9月4日起,迎新周系列讲座、报告在蒙民伟楼多功能厅开展。副校长杨斌在&濒诲辩耻辞;清华教育理念&谤诲辩耻辞;专题讲座中介绍了清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濒诲辩耻辞;叁位一体&谤诲辩耻辞;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大类招生培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加强通识教育等改革举措,强调用&濒诲辩耻辞;关注内涵发展,树立质量观念,尊重教学规律&谤诲辩耻辞;的建设理念,推动教育教学&濒诲辩耻辞;以学为主&谤诲辩耻辞;,促进通专融合,提升学生多样成长。他还结合自身经历与经验提出,通过读清华历史传统、主动向院系中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与富有经验的教务人员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清华教育理念的建议;总结分享了教育不等于教学、课程不等于课堂、成绩不等于成长、名嘴不等于名师等&濒诲辩耻辞;六个不等于&谤诲辩耻辞;来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并且鼓励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好的提升和发展方式。
心理学系副主任樊富珉在&濒诲辩耻辞;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论及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谤诲辩耻辞;专题中,结合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案例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及常见心理问题。她强调,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学习与人格发展,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成果,更要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定位与目标实现,这同时也能促进教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朱邦芬院士结合我国科研诚信的现状与典型案例,介绍了学术不端行为与学术不当行为的表现及危害,明确提出科学研究各个环节中应该遵守的规范。他强调科研诚信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是清华教师的神圣职责,无论能力大小,要做一个有道德、有底线的人,为国家、为人民、为世界做有益的事。

朱邦芬院士作专题报告
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高宇宁对中国经济发展形势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了为应对中国经济&濒诲辩耻辞;新常态&谤诲辩耻辞;所大力推动的&濒诲辩耻辞;叁去一降一补&谤诲辩耻辞;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基本内涵。他谈到,在新时代下创新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清华责无旁贷,应该肩负起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而未来中国也将在更开放的环境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组织部部长许庆红与校史馆副馆长金富军分别从&濒诲辩耻辞;教职工党员行为规范&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清华党组织的光荣传统&谤诲辩耻辞;两方面梳理了清华大学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历程,总结了早期清华地下党组织的光荣传统,对党员教师提出了践行&濒诲辩耻辞;四讲四有&谤诲辩耻辞;、加强政治学习的具体要求,勉励大家珍惜、继承和发扬清华的光荣传统,培养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力量。
除了讲座之外,教师发展中心还在本次迎新周中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新教师更加直观地感受清华工作环境与教育教学氛围。樊富珉带领的&濒诲辩耻辞;青椒职业发展训练营&谤诲辩耻辞;活动为新教师搭建了交流互动平台,促进新教师之间建立联结,更好适应清华环境。由薛克宗主持的&濒诲辩耻辞;教学示范课&谤诲辩耻辞;也获得了新教师的一致好评。

&濒诲辩耻辞;职业发展训练营&谤诲辩耻辞;活动现场
为新教师成长发展搭建平台是清华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职能之一。9月4日-9月7日中午,在第五教学楼北侧的教师发展中心举办了四场&濒诲辩耻辞;新教师个人发展交流活动&谤诲辩耻辞;,副校长杨斌、王希勤、薛其坤、郑力,人事处处长曾嵘,科研院院长方红卫,发展规划处处长姚强和80余名新教师参加。在交流活动中,大家分享了个人经历、研究方向和参与迎新周活动的感想,对如何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共同发展、进一步推进学科交叉、做好科研和教学工作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新教师们也深刻认识到了肩上担负的重任,表达了脚踏实地做好科研与育人工作,为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作贡献,做一名合格清华教师的目标与美好愿望。

杨斌与新教师交流

王希勤与新教师交流

薛其坤与新教师交流

郑力与新教师交流
此次活动还邀请到多位校领导、多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多位优秀教师作主题报告,进行教学事务、课程教学、校园安全、保密工作等方面的培训,对清华学生课外活动、学习、心理健康情况及学校的科研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人事制度等进行了介绍,嘉宾们主动分享个人工作经验及建议,与新教师们进行了有益的交流与互动,帮助他们更快地了解、融入清华,更好地在清华生活、工作,早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清华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于2017年7月批准成立,依托人事处管理,是以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为宗旨,集培训、咨询和研究于一体的服务性机构。中心将遵循教师发展规律,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努力促进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的有机统一。
供稿:教师发展中心 编辑:赵姝婧 审核: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