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环境学院成果荣获&濒诲辩耻辞;第叁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谤诲辩耻辞;一等奖
清华新闻网10月19日电 10月16日,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18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第叁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颁奖仪式举行。清华大学贺克斌、余刚、胡洪营、左剑恶、吴烨等完成的《立足中国绿色发展、贡献全球环境治理的环境学科博士生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成果荣获一等奖。&苍产蝉辫;

环境学院副院长吴烨代表项目组在大会领奖(左二)
全国共有296项成果参加本次评选。最终入选成果4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30项。
清华大学《立足中国绿色发展、贡献全球环境治理的环境学科博士生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项目以&濒诲辩耻辞;立足中国绿色发展,贡献全球环境治理&谤诲辩耻辞;为宗旨,秉承&濒诲辩耻辞;顶天立地、学术创新、国际胜任&谤诲辩耻辞;理念,构建并实践了&濒诲辩耻辞;目标明确、机制创新、成果显着&谤诲辩耻辞;的环境学科博士生培养体系。
该体系包括:以课堂教学、海外研修、成长社区、创新工益、就业实践五个课堂建设为基础,提升博士生专业核心素养;以顶天立地科研为导向,激发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支撑,扩大博士生教育国际影响;以全程规范管理为原则,保障博士生教育卓越质量。
该体系实践了以下创新:实现五个课堂&濒诲辩耻辞;叁位一体&谤诲辩耻辞;教育,增强博士生培养的理念自信;引导论文选题顶天立地并重,增强博士生培养的学术自信;创建全英文博士培养模式,增强博士生培养的国际自信;构建全过程的质控保障体系,增强博士生培养的质量自信。
此项目教育实践自2000年启动以来,已培养出大批高质量的博士毕业生,输送至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条战线,并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参与环境公约谈判和履约。项目成果辐射院校近300所,&濒诲辩耻辞;申请-审核制&谤诲辩耻辞;的招生制度、培养环节的最终学术报告制度等已被100余所院校借鉴和采纳,形成环境工程领军人才的培养模式。连续举办4届&濒诲辩耻辞;工程博士高峰论坛&谤诲辩耻辞;,为教育部今年决定扩大工程博士培养规模提供了重要支撑。这些探索和实践,对中国绿色发展、全球环境治理、引领培养模式改革、推广工程博士培养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于2014年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奖励在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开拓创新、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显着成效的集体和个人。通过表彰优秀,进一步激励广大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事业,继续发扬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和内涵式发展,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供稿:研究生院 编辑:华山 审核: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