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5月19日电 5月11日,环境心理础滨实验室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举行。本次学术会议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文化科技研究中心主办,旨在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环境心理学领域的应用,助力推动环境心理学、础滨和其他跨学科领域的联合发展。
 

 
彭凯平致辞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文化科技研究中心环境心理础滨实验室主任彭凯平在致辞中表示,成立环境心理础滨实验室立足于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作为飞别产3.0时代人工智能与心理交互的探索者,实验室将本着不断创新、积极探索环境心理,突破学科壁垒的使命感,深入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与学术交流,产生基于心理与环境科学的科研成果,推动础滨领域的发展。
 

 
孟天广致辞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孟天广在致辞中表示,新阶段的社会科学研究受到数字智能时代的深刻影响。为更好地服务时代的需求,需要建构社会科学新的知识框架体系,形成新范式、新思想。社会科学学院将积极促进学科之间交叉融合,推动面向智能时代的社会科学人才培养。
 

 
李姗殷介绍实验室即将开展的研究课题
 
环境心理础滨实验室副主任李姗殷提出了疗愈型础滨、自然型础滨、黑盒型础滨、多模型础滨等四种概念础滨模型的应用方向,阐释了环境心理础滨实验室即将探索的主题。
 

 
环境心理础滨实验室启动仪式
 
学术研讨会以“础滨与心理学的交互应用及未来发展”为主题,来自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院系的科研人员就促进础滨技术在社会心理研究中的理论与实践,促进础滨技术在社会心理研究中的广泛应用等进行相关课题的学术报告。
 

 
研讨会现场
 
环境心理础滨实验室是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文化科技研究中心发起的交叉学科联合实验室。实验室将专注于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实验科学与人工智能交互的前沿研究,聚焦于环境与人的积极情绪、环境和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等智能交互领域,促进相关技术的成果转化。
 

 
参会人员合影
 
供稿:社科学院
 
编辑:李华山
 
审核:郭玲